AI 产品经理04:教育人机系统的价值分析

​大家都说,今年因为疫情隔离在家的因素,教育在线化的产能加速爬坡,而线下传统教育机构要迁移到线上,未来线上教育规模增多,AI在教育的结合即将面临新的挑战。

教育产品的核心价值,和娱乐、电商消费等产品不同。教育产品是为一段时间的「累积结果」负责,用户的学习结果好坏是第一位的,过程体验虽然重要,但不是决定产品好坏的唯一因素。

而教育消费者决策周期长,决策成本中包括钱、时间和机会成本,冲动消费比例少。并且,在儿童教育里面,涉及的角色类型多,导致教育产品的模型构成更复杂:教研、教学、服务、产品、设计、技术等,每个构成都与产品结果直接关系,这也让迭代周期和成本更高。

因为教育领域的这一系列特性,如果内部的整个教研、教学、服务系统没有达到一个良好配合和正向循环,这不仅让迭代成本增高很多,AI 技术的植入难度也更高。

但由于过去传统教研的生产模式,教育本身的复杂性,迁移的困难到底有多大?这就让我想起了《技术与文明》书里面提到的:

新事物的发展并未遵循其自身的独特模式,而是遵循了过去的经济模式和技术结构。虽然全新的汽车发明后能达到60英里/小时,但它奔驰的仍然是老式的土路或者为马车设计的碎尸公路。虽然1910年后加宽了这些公路并铺设了混凝土路面,但是交通模式仍然是旧的,过去铁路建设时代所犯下的错误,到了全新的汽车时代又重复出现。

这仅在美国每年的车祸就死3万人,商人和企业家只寻求机械方面的改善,却没有从其他方面寻求改善的眼光。本顿·麦克凯论证过,快速的运输,安全的交通,居民的步行和完善的社区建设其实是同一件事情的各个方面。(P211 页)

《技术与文明》(虽然绝版了但还是强烈推荐)对我做AI和做教育有极大的启发,不仅是从功能实现层面,而是看到了我所做的事情,也许未来能扩宽到整个社会的意义,到未来的历史长河中会形成怎样的人类文明。如果过去所有伟大的发明是未经深思熟虑,如今我们也不会生活如此安稳幸福。

回到今天的话题,AI 如何在教育产生价值?

我今天用人机系统的概念和认知框架来解答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(前面的几篇文章都有提到这两个概念),从网上找的资料贴的图,这里不赘述人机系统的概念定义。

为什么要用人机系统呢?因为人机系统的框架,可以帮助教育产品经理,思考教育从原理到实践再到商业模型的时候,更好的分析这样的关系–人和机器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人机协作,人人协作之间的关系。AI 的作用也是发生在数据关系和人机交互的层面,所以基于这几个维度,人机系统模型可以帮助我们:计算AI在人机系统中所带来的人机效率提升,这也是AI所产生的价值。

下面是我对人机系统的集合核心作用理解的思考:

1、【单次效率】在某个任务下,当人的某个能力(单个能力)被AI替代了以后,可以通过单任务下的人机系统的工作效率是否提升,来评估AI在此刻产生的价值。但是,在分析 AI 由感知到认知智能的时候,了解到当前认知智能的程度无法做到完全替代人类,所以在人机系统中能被AI替代的部分,还有被AI部分替代后对人所带来新的能力迁移,学习成本,以及在更新的系统中设计合理的人机交互方式,这些因素都是需要考虑在人机系统的效率计算当中的。

2、【整体效率】从单个任务到一串任务,从个体执行到群体合作,从短周期到长周期,任务之间的关系和价值的传递,是随着环境变量增多,系统的复杂性也扩大,而人机系统的总体效率依然可以进行估算出,是否某个因素的改变产生了更多可被传递的价值。下图是一种理想状态,假设整体的效率可以通过AI分析和计算得出群体人机效率的增量,理论上在个体学习的整体效率和学习效果上也会变好。

此外,还需要考虑环境的因素。图片参考之前01写过的,这里我就不画了。

3、【人机交互】这个概念对于AI产品经理来说应该比较熟知。人机交互属于人机系统的一部分。人机协作需要通过机器的界面/语音等控制操作,来进行人机交互。而人机交互的体验提升也能带来系统效率的提升。

4、【功能分配】AI 擅长处理海量数据,擅长重复性任务,不善于抽象思考。人类不善于处理数据,擅长做抽象决策。需要考虑在用户和系统之间适当分配功能。而功能分配是以人为中心设计的最重要原则之一。(有兴趣可以展开阅读: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和产品的可用性

在分析完人机系统,我画了个图来模拟在线教育所需要具备的业务模式和团队基本架构(细节有所缺省),才能对用户结果做到良好的正向循环。

从这个图 的关系来看,从真人在线课程生产,需要AI技术支持、教研内容生产、老师端平台、运营管理平台、以及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。一节AI课的生产,除了老师成本减少,其他都是少不了的。可以再结合语音这条技术来分析里面的价值。回顾下昨天我文章里用 AI+语音的案例:AI 产品经理 03:AI+教育的结合。

最初刚开始做语音算法PM的时候,其实也没完全明白AI 技术型PM 可以提供的教育价值。

因为大部分的工作在采集数据,沟通业务需求,以及定义数据集和评测集等语音学层面的事情,对价值定义并不清晰。而对AI PM而言,做出来的 AI 算法好坏,和产品经理有多大联系,我也很难说清楚。也觉得,很多算法部门都不需要产品经理,这也是很多AI PM的困惑,说AI PM协作的结果变成产出算法,AI 产品经理的价值提高的仅是团队的沟通效率。

真是这样吗?我后来经历了一年多的思考,其实并不是这样的。

因为目前阶段,AI 技术自身还不够成熟(所以需要产品的反哺),AI技术对很多行业内大多产品经理不了解,所以,有了AI算法产品经理这一说。如果AI再成熟下去,也应该没有必要再说是 AI 算法产品了。产品经理,回归到给用户创造价值的本源上。

所以,对于AI +语音产品而言,在教育产品上能给用户提供的价值,首先成为一个核心基础层的服务设施,能给满足各个教学场景的用户学习过程。

AI 算法产品的首要目标,先是提高语音识别、语音评测算法的准确率,只有当学习评估(评测)变准确率了,再通过有效的数据回收,来反哺语音技术能力,再进一步增强语音在教育评测体系上进一步自动化和标准化的建设。

同时,语音在AI课上,也还能给用户更多的反馈方式的人机交互体验,例如可以拓展多种不同的语音题型。

在语音题型这块,比如目前市面上的 AI 课支持的语音题,包括跟读,包括半开放问答、有限集的多轮对话,AI 还需要处理反馈逻辑,除了语音之外,还需要结合NLP的,尽管现在还没有做到那一步。

只有当用户上课的过程中这,反馈方式越具体才越有效(而不仅仅是鼓励词评价词),这样才能真正对学习有促进作用。

从AI+语音的价值实现的产品路径上,需要经过几个阶段:

  • 1、第一步,是提高语音技术准确性,前期需要产品来优化和反哺。
  • 2、第二步,语音技术在某几个细分场景下能达到足够好的水平用户体验提高,测评准确,学习质量和体验提高,那就是有用户价值的。
  • 3、第三步,通用场景的规模化,提高这个价值的扩展面积。除了AI 课,可能还有其他业务部门,比如老师端提高老师教学体验,客服团队提高服务针对性,自适应学习系统建设等等,都能起到作用。尽管,自适应需要建立在测评准确性和题库匹配度的基础上,并且测试几个维度依然还是听说读写,但是能减少更多老师真人测试、调课、服务的沟通成本,这个系统对整个公司的价值都是有促进作用的。

所以,分析AI 在教育可以发挥的价值,可以先从人机系统效率来评估。看AI是否提升了人机交互、人机协作的效率。从个体到群体,到阶段性整体的教学结果的效率。

AI 的赋能教育,未来希望能让正确的产品服务模式和有价值的数据开始积累,从而提高学习效果,用户达到一定的满意度,愿意进行口碑传播。从而降低获客成本,以及后续服务迭代的成本,让教育公司的内部系统能进入一个更好的良性循环。


感谢阅读,今天日期很对称。

  • created at 20200202
这是我的原创文章,如果觉得不错,可以打个赏~